文旅资讯
当前位置: 文旅资讯 >花塘乡石门村成网红打卡地
花塘乡石门村成网红打卡地
Thu Sep 16 11:12:00 GMT+08:00 2021

这几年,花塘乡借着临武县全域旅游创建的东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石门龙宫、上席民宿等成了一个个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花塘作为县城的西大门,交通便捷,随着临武县城不断扩容,花塘铺、靛江等区域作为县城副中心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面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png


“石门龙宫”是花塘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已经做了一套《湖南省临武县石门龙宫景区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紧扣“文旅新秀•龙乡花塘”品牌,以石门龙宫为核心,大力发展新型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易经龙文化园,修缮和保护好明清古建筑群,加快建成唐家水至石门旅游扶贫通村公路,做活柴烧陶艺基地,新建一批旅游民宿,整理并完善龙洞基础设施,盘活原始森林资源,挖掘龙道旅游潜力,结合当地特色打造龙文化3A景区主题景点,对接通天山景区,力争把花塘打造成为临武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先行区。


花塘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作为临武县城的西大门,环城北路延伸至花塘境内,京珠高速复线、国道G234线、临嘉Ⅱ级公路贯穿全乡,是县城西进北上的交通要冲。同时,花塘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石门龙宫,还有香花铺龙道景区建设项目、铺下萝坪森林旅游项目、黄琼林故居等。除此之外,根据我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将延伸打造沿武水河、斜江河、铺下河、东山河流域风光带。


2.png


围绕这些旅游产业,花塘管理负责人指导萝坪自然村成立了萝坪旅游公司,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保护黄琼林故居,盘活用好红色资源,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深入挖掘黄琼林红色资源,整体串联萝坪村后龙山森林旅游项目、龙水塘文化等资源,不仅保留了历史风貌,又增添了新时代元素,同时结合乡村旅游,积极发展周边特色农产品、红色教育、生态乡村游等业态,打造沿唐家水至石门龙宫旅游公路地摊经济带和以铺下集市为中心的特色小商品集散地。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香花铺龙道景区建设项目,打造龙道内的“矿晶博物馆”,对接宝玉石文化产业区,加工成临武美玉。


改善生态环境,开展河长制、禁捕等工作,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治理沿河小径,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农家乐等,打造优美的田园光,开发休闲、田园生态、生产体验等旅游、观光、娱乐的沿河流域风光带。


3.png


石门民宿旅游项目是于2020年6月引进郴州市上席民宿服务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一期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16间民宿的建设,二期将建成22间民宿。石门民宿修复和改造了村内5栋闲置老宅,使之既保留了传统湘南建筑的风格,又能适应当代人旅居度假生活,并与溪流、桃树林、木屋、无边泳池、溶洞、园林等石门村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若世间真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如今的石门民宿定当之无愧。


4.png


石门古村是现湖南最大明代古建筑群,保存着大量格局完整的古建筑,又有特色的龙宫文化,基于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引进了在郴州市民宿旅游产业发展有经验、实力强的上席民宿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与“龙文化”资源相结合,提升民宿文化内涵,增强民宿的体验性与互动性,创新服务内容,慢享精致村居生活,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民宿,用新设计复活了传统村落。二是提质升级旅游项目,配套柴烧陶艺基地,打造易经文化园、万象坛,九子林徒步观光游道等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富游客体验项目。三是在开发建设民宿的过程中,需要修缮和活化利用,保护好古建筑,注重“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的原则,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和规划,多部门协调努力,共同完成民宿旅游的开发。


花塘除了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红色旅游资源,那就是革命先烈黄琼林故居。


5.png


在建党初期,我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追求革命的真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投身党的事业,在风起云涌的历史风潮中,英勇作为,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生命,黄琼林就是其中一位。


黄琼林1903年出生在花塘乡铺下萝坪村。1925年,黄琼林放弃家里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投身革命。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临武团防局曹唯凡等人密谋发动反革命事变。此时,黄琼林正在从外地返回县城,到达五里牌时,有人告知他,县城里发生了变故,不要入城。但是为了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危,黄琼林选择了冒险入城,最终被捕入狱。1927年6月19日,黄琼林被害于临武城郊,年仅24岁。


花塘乡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资源,融入全域旅游首先要充分挖掘利用好黄琼林这一红色资源;其次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强化宣传。比如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特别是两微一端,加强对这一红色资源的宣传推介。再次是创新红色旅游方式,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实现红色旅游类别多样。依托红色资源,做活乡村旅游,使得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向同行,进而将“红色基因”融入“乡村血脉”,实现红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6.png


临武古八景之首“龙洞烟云”为龙头,将特色水果与生态景观有机结合,打造集“绿色空间、陶艺境玉、农事体验、户外游憩、康体健身”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一是紧扣“龙文化”品牌,突出文化特色。大力宣传临武古八景之首“龙洞烟云”风光,打响“石门龙宫”品牌,对接相关“龙文化”专家学者,承接举办相关龙文化研讨会,加快实施石门龙宫3A景区项目和铺下萝坪后龙山森林旅游项目,建成通车唐家水至石门龙宫旅游扶贫公路,着力打造旅游公路沿线地摊经济带和以铺下集市为中心的石门、铺下、常青特色小商品集散地,书写“龙文化”旅游新篇章。


二是特色水果种植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突出生态优势。充分挖掘花塘“小水果之乡”特色优势,大力推广鹰嘴桃、红心桃、临武柚、柑橘等特色水果的种植,并与花塘文旅产业相结合,打造春赏百花、夏尝百果、秋阅风光、冬迎瑞雪的美妙画卷和亮点景色。


三是深度挖掘与保护性开发相结合,突出人文底蕴。进一步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门村明清古建筑群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利用柴烧陶艺基地加强与相关陶艺类院校及陶艺协会的合作;深度挖掘黄琼林红色资源;全面完成上席旅游民宿开发项目,全面建设成以龙宫景区为龙头的文旅产业链。


7.png

文旅资讯更多...